刑法修正案在11月初已经起正式实施,医闹、袭警、替考、虐童等一系列曾引发舆论关注的违法行为,被正式纳入刑法制裁的范畴。同样谣言也被纳入了刑法制裁范围,最好可判7年!先当下信息时代,如何识破谣言避免调入谣言的陷阱中呢?小编在这为大家好好说说: 朋友圈已成谣言集散地 天天刷朋友圈,估计每个人都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信息: “学生放学被拐,老师求救”、“使用微波炉致癌”、“按耳朵可以缓解心绞痛救命”、“捡到高考考生准考证,求转发”……可是经过鉴别,这些信息全部为谣言。 朋友圈谣言集中三大类 微信谣言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、人身安全、疾病三类,这类文章往往带有“致癌”“有毒”“身亡”等词汇,喜欢用“100%”“第一”等夸大性词语。颈椎病、减肥、美容,越是常见的健康问题,相关文章越多。不少文章宣称,天天坚持某项运动或者吃某种食物,能够根治某种疾病;还有各种用常识做“幌子”的科普贴,比如接听电话用左耳更安全、晚上不宜洗澡等等。 朋友圈谣言的特点 周一、周二、周三和周六是谣言散布的高发期,而数字夸大、图片夸张的文章是谣言最常使用的方式,通过激起人们对身体伤害的恐惧和对死亡的焦虑达到传播目的。来看谣言的“六个面孔”:1假借权威;2捏造数据; 3制造恐慌;4嫁接图片;5偷换概念;6直击刚需。 分析:朋友圈为何成为谣言重灾区 专业分析人士认为,微信是一款主打熟人社交的产品,基于朋友之间的信任,谣言更容易被相信,也更具隐蔽性和蛊惑性。此外,由于微信的私密性较强,自身的谣言清洁机制也相对较弱。除此之外,业内分析还认为,一些耸人听闻的微信谣言背后或有经济利益,有的扮权威引关注进而做隐性广告,有的黑竞争对手反推自己的产品,有的引导用户泄露个人信息或主动打吸费电话。 折射出一些人理性思维的匮乏 谣言在朋友圈兴风作浪,也折射出一些人理性思维的匮乏。面对微信朋友圈不时冒出的模棱两可的言论,只要稍微多用一些时间去查证,基本上都能辨别真伪。可惜的是,很多人不愿意花费精力去求证 ,也没有责任意识,觉得随便转发一条信息根本不存在什么问题。于是乎,在从众心理和缺乏独立思考意识的推波助澜下,谣言往往得以大面积扩散。 一些商家为推销制造噱头 “造谣者往往利用公众恐惧死亡、疾病的心理来制造噱头,传播错误健康知识。”中山大学互联网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志安教授指出,“实际上,造谣传谣者背后往往有着很强的商业利益驱使, 不少公众号通过造谣文章博取点击率出售广告,甚至直接推销产品。” 支招:谣言止于智者 在谣言的制造和传播中,男女作出的“贡献”差别挺大,男性制造了谣言中的83%,而女性只占17%。但是,在谣言传播过程中,女性占据了“上风“。那么,面对朋友圈中海量的信息,如何去甄别这些 谣言呢?1消息源是否可靠;2是否为老帖重复传播;3查明信息中原始人名、机构名;4是否存在以偏概全或断章取义;5是否有传播迷信或宗教内容;6向专业人士请教。 让谣言在自己这里止步 除了认清传播谣言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外,提高自身对信息证伪的能力也很重要,应时刻保持对不实信息的警惕性。特别是在遇到一些涉及猎奇、泄愤、暴力、以及有“第 一”、“100%”等夸张字眼的朋友圈信息时,一定要给自己保留一分钟思考时间。有可能经过这一分钟的思考,你就会发现信息的“不同寻常”之处,这样才能让谣言在自己这里止步,避免自己于无形 中当上了谣言推手。 通过法律手段依法制止谣言蔓延 遇到网络谣言时,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多种法律手段依法制止“朋友圈”谣言蔓延,并追究造谣者责任。譬如,可向公安机关报案,请司法介入,追究对方恶意制造、传播谣言的法律责任;可以要求微信运营商提供涉事微信账号的注册者姓名、联系方式,采取删除、屏蔽、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禁止不实信息在“朋友圈”中传播,发布公告消除不实信息造成的负面影响。 结语:要想戳破朋友圈的“伪科学”,让“伪科学”远离朋友圈,需要网友、管理部门以及新媒体的共同努力。对于普通网友来说,面对微信朋友圈热传的各种资讯、信息,不能盲目相信,转发应该谨 慎。政府在这方面同样应该有所作为,政府应做好微信公众账号及自媒体的备案,对自媒体的言论以及传播内容进行监督,在出现违规行为时可以及时处理,从而推动自媒体平台的健康发展。 |